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涿鹿艺苑 > 诗书豪情
北大教授王北辰对釜山与舜乡堡的论证
  发布时间:2016-03-17   信息来源:政府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釜  山  考

    釜山是黄帝北逐荤粥后与各部族合符之地。釜山的位置据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引《括地志》云:“釜山在妫州怀戎县北三里”。查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“妫州、怀戎县条”下记:“后汉潘县,属上谷郡……妫水经其中,州所治也”。《括地志》也记:“潘、今妫州城是也”。其后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七一、“妫州条”,《辽史·地理志》可汗州、清夷军条所记略同,皆谓唐之妫州乃汉之潘县。然则釜山乃在唐妫州、汉潘县北三里。关于潘县位置,《水经注》“漯水篇、协阳关水条”下有注记:

[漯水]东合协阳关水,水出协溪,《魏土地记》曰: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协阳关,关道西通代郡。其水东北流,迳协阳关,又北迳潘县故城,左会潘泉故渎,渎旧上承潘泉于潘城中,……其泉纵广十数步,东出城注协阳关水,雨盛则通注,阳旱则不流,惟汧泉而已。关水又东北注于漯水。”

对于这段注文,清人杨桂森在其“保安州辩”一文中解读、考定云:下洛乃清之保安州(今涿鹿县城),古潘县乃保安州西南之舜乡堡,协阳关乃舜乡堡南之下关。我们依据古迹,又参考杨桂森的解读,在涿鹿县保岱公社等地进行了考察,所见如下:

从今涿鹿县城向西南行,有大道穿山谷通往蔚县,中经下关,倒拉咀两处隘道。这条大道历史悠久,是古代郡(今蔚县盆地)通古涿鹿的大路,因为路经古协阳关,这里姑称之为协阳关路。保岱公社即清之舜乡堡,位在协阳关山谷的北口、西侧、距涿鹿县城四十多里,背倚山地,东北面向开阔的桑干河冲积平地,两座城内都是居住区。东边一座地势稍低,从城墙的建筑形式及结构看,显然是明、清遗址;西边一座地势稍高,城垣已颓为大土埂,从形势看,远为古老。西古城内东头有泉一口,砌以砖石,直径不足10米,水面低于地面,供群众生活之用。据老人们讲,五十年代时,水面低于地面不多,现已下降了一米多。古城中间另有一泉,现已堙涸,村干部讲,五十年代时泉尚有水,东北流穿城而出注入协阳关水。今泉虽堙,但穿城的小河尚宛然可辨。又据《保安州志》载,清代舜乡堡(保岱堡)有镇潭寺,其下有泉,保宁塔下也有四口暗井,泉与井通。虽然寺、泉、塔、井早已不存,但这些记载表明古城内过去的泉水量比现在丰富得多,其穿城而出的小河正相当于潘泉故渎。

从现状看,保岱的西城位于今涿鹿县城即古下洛城西南四(应为二)十多里,经过古城向南确有大路通往蔚县即古代郡,谷中有下关旧称美裕关,即古协阳关,凡此种种地理条件都与《水经注》所记相合,故可以肯定保岱的西古城址乃唐之妫州、汉之潘县,而其东古城乃明、清之舜乡堡城、保岱堡城。汉潘县、唐妫州址既定,从而也就可以肯定釜山应是保岱古城北几里处的某山。揆之情理,所谓“合符釜山”这一政治活动,即使是在山上举行某种仪式。而其主要实质性的活动应在山下平地。可以推测,现在保岱古城这片地方,乃远古时期黄帝与各部族集会,活动的所在。

黄帝选在釜山之下举行政治集会一事,在历史地理上是很有意义的,它表明,早在石器时代涿鹿之野与山谷以南各地间就有交往与合作,黄帝北逐荤粥之战必有山南各部族参助,山南各部族武装力量也一定是穿过山谷、经釜山之下而参加黄帝队伍;又表明,釜山下的一片地方,不但沃衍宜耕、且扼交通要路,因而开辟甚早,到了汉代乃于其地设置潘县。

潘县在两汉属上谷郡。晋析上谷置广宁郡,潘县属广宁郡。北魏虽有广宁郡却撤废了潘县。唐初于其地置北燕州,贞观八年改妫州,下设怀戎县,县与州都治在怀戎县,“妫水贯中”,妫水即“潘泉故渎”,其城即古之潘县城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载:妫州“长安二年移旧清夷军城”,即是说它作为州城的时间大约八十多年,后来仍为怀来县城。辽代县废,怀戎城降格为普通城镇。明、清于此设堡,反映其为交通要冲,有防御价值。从保岱古城的沿革看,西古城至晚也建于汉、晋之间,郦道元时已称其为故城。下迄辽代废县为止,它做为州、县城的历史约有一千多年,至于聚落的历史就无法估计了。其东城乃明代设堡时新建,其历史当然比西城短得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王北辰给涿鹿县领导的两封重要来信

我看了规划图,其中未把保岱城列入,我的论文中,已论证了保岱旧城,是汉·上谷·潘县故城,至唐为妫州怀戎县故城。若搞错此城(没有此城做证),则“合符釜山”的釜山也就无法定了。此城一般学者是搞不清的,连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、《中国历史地名词典》都搞错了。是我在82年第一次考察后考定,撰文指出的,刊在85年出版的《北京史苑》第三辑内。所以,我建议在规划中列入保岱,并建议,在保岱旧城,树立标志牌(水泥的就好)写明“汉·上谷郡·潘县、唐妫州怀戎县早期故址(后移旧怀来)”字样。釜山是重要古迹,而保岱古城又是论证釜山的唯一证据,保岱城决不可泯。不独如此,保岱古城还可以证明从此向南通过协阳关的古代大道(通代国,代郡的古道)是很有价值的,既已搞清,勿使后人遗忘。

……

查唐怀戎县,在今之保岱,几十年后才迁治到今怀来县(指已淹在水库下的旧怀来县城)去,《括地志》所记是成书当时(唐贞观十六年)公元642年的古迹所在,六十年后怀戎县政府虽然移到清夷军城(指旧怀来城)去,但古迹却是移不去的,仍在原地。

……由此可见,保岱古城一定要树立标志,不要使其泯没。泯没了保岱古城,不但会使釜山的地址失去了证据,甚至还会使涿鹿阪泉失去了证据,问题是很严重的。我个人捐资立一个标志都是可以的。陈平同志提出的看法,证实了保岱古城的重要性。

……

合符釜山是一件大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995年月108

(已故的北大教授王北辰系北京大学教授,研究生导师,历史地理学家,多次来涿鹿实地考察,对黄帝史迹、涿鹿历史地理很有研究,而且准确可信。王教授对保岱古城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视,曾几次给县领导来信,要求在保岱立标志碑,确认了保岱是汉·上谷郡·潘县、唐妫州怀戎县早期故址,并多次提到保岱即清之舜乡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