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涿鹿艺苑 > 诗书豪情
[老杨] 桥山上的轩辕台
  发布时间:2015-11-09   信息来源:政府办

 

老杨

 

  一场早来的大雪白了天地河山,虽然没有大如席,也让人想到了李白的诗,想到了诗中的轩辕台。那座台就在涿鹿桥山下的黄帝陵中,如今在飞雪中更加孤寂肃穆了吧。

  桥山,是没有疑义的一处黄帝遗迹,因为有黄帝陵与黄帝祠。辽之前的皇帝都到此祭祖,而不是到陕西桥山,这一点已无需多说。需要说的是桥山上的轩辕台,这一处黄帝遗迹,从前很少有人提及。

  道光乙未年修的《保安州志》上记:“轩辕台,《通志》记在保安桥山上。”这是当地志书唯一记录了轩辕台的史料,轩辕台是真实存在的,就在涿鹿境内。

  《山海经》曰:“有沃之国,有轩辕台,射者不敢西向射,畏轩辕之台。”在轩辕台周围,有灵山、女子之国、轩辕之国。涿鹿古名有沃。

  唐朝右拾遗陈子昂有《轩辕台》诗:“北登蓟丘望,求古轩辕台。应龙已不死,牧马生黄埃。尚想广成子,遗迹白云隈。”蓟:古燕国国都。作者登在蓟的一座高高的古遗址上,向西北张望,寻找千古轩辕台。应龙已经成了龙神,永垂不朽,他牧马的地方一片苍茫凄美,让人产生无限的怀古暇思。

  唐朝诗仙李白的:“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轩辕台。”多少人耳熟能详。

  明朝方逢时也有《轩辕台》诗,咏道:“胡天雨新霁,万里无尘埃。群山郁嵯峨,中有轩辕台。台上白云时掩蔼,羽盖霓裳见光彩。蚩尤已灭赤城空,圣德神功至今在。鼎湖龙驭不复旋,桥山弓剑余千年。常使胡人心胆破,弯弧不敢过台前。”嵯峨的保安州桥山,葱茏的野花草掩映的轩辕台在山顶上,因为其高,时时有白云雾霭缭绕,雨后的彩虹为其添上五彩。明朝距今五百年,五百年间遗失了多少人文遗址啊!

  《黄帝功德记》一书中有一首祭黄帝诗写道:“迎仙谁有台,云何失意想。”

  《古蕴涿鹿》解释,轩辕台是轩辕黄帝战蚩尤时的瞭望台与指挥台。

  《山海经·海内北经》记:“帝尧台、帝喾台、帝丹朱台、帝舜台,各二台,台四方,在昆仑东北。”“不敢北射,畏共工之台。台在其东。台四方,隅有一蛇,虎色,首冲南方。”这段记载中的丹朱是帝尧的儿子,没有称帝。但是这段记载谈到了五帝中喾、尧、舜三帝都有两座台,连共工也有一台,台制为方形。从中可见,上古五帝皆各有方形台,台作何用,已无从得知。按现在的理解,台即高平的建筑物,如舞台、戏台、讲台、井台、前台、台阶……都高出地面,有的高出数米,突显上面的人与物。

  古代的台,大都与神巫有关,是接神仙的地方。《史记·封禅篇》记:“越人俗鬼,而其祠皆见鬼,数有效。昔东瓯王敬鬼,寿百六十岁。后世怠慢,故衰耗。乃令越巫立越祝祠,安台无坛,亦祠天神上帝百鬼,而以鸡卜。”“黄帝就青灵台,十二日烧,黄帝乃治明廷,明廷,甘泉也。”甘泉宫,黄帝接万灵的地方,在今陕西。汉代,甘泉宫中生芝九茎,朝延命在甘泉宫旁建通天茎台,置祠具其下。将招来仙神人之属。于是甘泉更置前殿,始广筑宫室。

  台与丘不一样,轩辕丘即黄帝城。《山海经》注为黄帝居住的地方,那是座方正的土丘。

  轩辕台在桥山。既然台在桥山中,就不可能是作战用的指挥台。而可能是对弈的棋石,或者是修炼时坐的地方。因为,桥山是轩辕黄帝自己选定的陵地,他选的陵地必须有桥,因为他的母亲是有(此安虫字旁边一介乔字)氏,他要回归到有桥的地方安息。黄帝逝世前肯定要天南海北地去寻找有桥的地方,涿鹿桥山距他征战生活的轩辕丘不过20里,是他的首选。他一定在桥山下踏访,仔细观察,并在此休息,与人对弈。他逝世后葬桥山下,后人并在此建祠庙,修出祭拜他的高高祭台。祭台是比较准确的解释。其时没有砖,只能用巨石垒台或做台。

  古潘城北的辛庄村,五帝时名“清神台”,此台就是舜祭四方天地的祭台,是一块完整的大方石头。据说有半间房高大,上面是平面。该村70岁左右的人都见过这块神台石,在村小学院内,孩子们无人敢上,谁上谁得病。现在神石被埋在村民的房屋下面。

  带有台字的名胜景观,《徐霞客游记》中提到几处:“黄山的炼丹台”、“庐山的文殊台”、“太和山有琼台观”、“七星岩有老君台”、还有著名的五台山,都是佛道仙家圣地。涿鹿黄阳山朝阳洞顶上有一块巨石,传说是明未清初十三省镖头胜英的点将台。涿鹿南山马水城教场中演武厅前有一座聚将台,长5丈左右,宽3丈,是城里文武官员阅兵的地方。赵家蓬还有九个名台的村庄,有狮子台、傅家台、西台、平台、东三台、三家台、河北台、河东台与九针台,狮子台为首,九针台为尾。是五代十国时契丹人设的守望台,每台有14个兵士把守,监视中原军事动向。中部县八景之一有“汉武仙台”,又名祈先台,汉武帝筑。“登其上,诸山咸拱,秃柏林立,凛凛不可久留。”

  轩辕台,方逢时说在群山之间,就更可能是桥山下黄帝陵地上了。唐朝陈子昂从轩辕台想到活了上千年的神仙广成子,就说明轩辕台与修仙有关。轩辕黄帝老年后进山修仙,人们不知所终。轩辕台极有可能与黄帝的祭祀有关,辽之前的帝王们亲自到此祭祀黄帝,用的是一等的太牢,祭品之丰盛,非一个大祭台不可。当然,这是本人的猜想。祭祀轩辕黄帝的高台,请黄帝回来享用供品的祭台,是比较准确的解说。

  涿鹿写桥山的文章中没有提到轩辕台,但是说到了有大石桌。“桥山主峰南面的山顶上,高约1.5米,长宽各约两米,似为人工凿成,当地人称为石桌。古人凿石为桌,以为祭祀时摆放供品之用。”这与清神台就相类似了,都是摆放祭品,供奉天地神灵的地方。舜之前,祭台都在陵地上,舜时始郊祭,祭台设在郊外田野上,上面摆满了供品,用来祭拜天地鬼神,山河万物。

  轩辕台,又一处需要特写书写的三皇五帝遗迹。涿鹿境内的一个重要话题。慧眼的陈子昂与方逢时,要比别人更观察的细致,体味的深刻,更多一份情愫。

  怀想轩辕台,又添一缕始祖情怀与敬重。华夏民族发祥地,五千年文明史是极其繁富的,不是几句话就能阅尽,几次会就穿透的。

  轩辕台,即使是一块大石,也让后人无限敬畏。因为有黄陵,古代射者不敢射,秦汉时期,战争的铁蹄也不敢涉足这里。“仙弈未终人世换,秦鞭不到海波平”,曾在王羲之《兰亭序》上题跋的涿鹿人、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  轩辕黄帝用其创建华夏民族的不朽功德树起威望,让世人世代缅怀,几千秋还在流芳。即使是祭祀黄帝的一块巨石也让古人不敢亵渎啊!对三皇五帝的敬重,都留在志书里与诗行间了,敬祖祭祖,今不如古啊!

  因为有轩辕台,让后人对古久的涿鹿桥山,对山中神秘的黄陵与黄帝祠再度生出一份崇高的敬意。

  亘古轩辕台,五千年的遗迹,应该入诗入画。涿鹿古土上的黄帝遗迹知多少?有待继续考证。

 

  (2015116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