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专栏 > 涿鹿艺苑 > 诗书豪情
[青杨] 顾存仁与温泉宫
  发布时间:2015-07-02   信息来源:政府办

 

青杨

 

  明嘉靖年间贬谪到保安州的顾存仁是个学问功底很厚实的人,博学才子。苏州人,字伯刚,号怀东。嘉靖十五年从余姚县知县提拔到礼科给事中。在余姚任知县其间,他就编篡出《余姚县志》。两年后,顾存仁上疏,为同样有才华的老友杨慎说情等五件事获罪,被庭杖后编发保安囚禁近三十年。

 

  据张金虎老师撰写的《大明保安州秩事》记载:“被打了六十大扳的顾存仁,皮开肉绽,露出了骨头,又恰逢大雪天,好几次跌倒昏死在朝堂的台阶下,差点送命。雪一停,无情的朝庭就赶他上路,出居庸关。年关腊月,还得忍着疼痛翻山越岭,走三百里到保安州。在保安州牢房里,时任知州的刘莹仰慕他的才华与为人,偷偷照顾他,给他找了南关的一处靠得住的人家,还买了只奶羊,让房东侍奉他养伤。一冬一春,他的伤才好,露骨的地方长出了新肉。”想起这些往事,顾存仁感慨万千,写了好几首诗,表达那时的心情。

 

  刘莹又设法把他的妻子盛夫人从京城接了来,盛夫人出身书香门第,身体向来欠佳,三年后就病故了,父亲又把孩子接回南方。丧妻别子的顾存仁,独自在保安州种地养活自己。“别离骥子惊时换,摇落王孙伴草孤,”叹自己本是王孙大户,却落的孤苦伶仃。“椒颂自怜违帝阙,柏觞何处献家严。”远离帝都故地,想向父亲敬一杯酒都做不到啊!

 

  然而即使“无限春心狼藉尽,空教彩笔梦江南。”没有了夫妻情爱,也失去了写诗歌颂江南老家的情趣。他还是在那段岁月里写下了《居庸内编》、《居庸外编》、《居庸别编》为居庸立志。后来,朝庭也似乎遗忘了他,对他放松了管制,他可以游历天下了。为写居庸历史,他亲自外出实地考证调查,跋山涉水,不遗余力。可惜这些书籍都无法查找了,张金虎老师为此捶胸顿足,叹息文化的失落造成历史的断代。

 

  直到隆庆元年正月,穆宗继位,大赦天下,顾存仁重新启用为南京通政司参议。一年后,又擢拔为南京太仆寺卿。可是,顾存仁却看透了皇家的反复无常与官吏贪得无厌,辞官隐退,在家写起《太仆寺志》来。他的两袖清风,一副刚骨的儒士品性充分展示出来。

 

  在离开住了近三十年的保安州时,时任知州的贺溱邀顾存仁游览保安州,并请他到桥山下的温泉洗浴。顾存仁写下那首有名的《出南关赴温泉》诗:

 

              南关新跨马,春色正蒙茸。

              琼霭分天末,岩花落镜中。

              披云怜谢客,载酒忆山公。

              试就温泉浴,仙源咫尺通。

 

  此时的顾存仁,已经是峰回路转,春风得意马蹄疾了。三十年来,再度骑上高头大马,以一个朝庭命官的身份出现,去桥山下的温泉洗浴,去贴近文明始祖,感受五千年文明。脱掉三十年积怨的离愁别恨,他的心情好极了,眼前一片灿烂光明。装着酒,一心像南朝的谢灵运们一样在山中啸傲。

 

  其时,温泉就在涿鹿桥山下,明朝的人们把黄帝陵称作仙源,即轩辕黄帝修道成仙处。“仙源”两个字道出温泉古老的内蕴,也流露出顾存仁等华夏子孙们灵魂深处的那份不变的敬仰。连顾存仁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学者,也肯定涿鹿桥山就是黄帝修仙处与陵寝地。足见这是真确无疑了。

 

  这座温泉最热闹的朝代是北魏。《魏土地记》记:“下洛城东南40里有桥山,山下有温泉,泉上有祭堂,雕檐华宇,被于浦上。石池吐泉汤,汤其下炎淳代序,是水灼焉改,能治百病,是使者若流……”当地人说,此水极热,沐浴可治百病,人们视为药泉。早年间,每日清晨日出光照,热气升腾,如明绮一样绚美。有“温泉晨澜”美称,为古八景之一,温泉屯村因此得名。

 

  温泉上原有行宫,也名“漯南宫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记:“文成帝……十有二月丙子,还幸灵丘至温泉宫。太安四年正月已卯行幸广宁温泉宫。”《魏书·世祖纪》上记:“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三年五月已巳,幸漯南宫,遂如广宁,遣使者以太牢祠历山帝尧、帝舜庙。”

 

  温泉宫南6里处的桥山上有轩辕黄帝大冢与黄帝祠,是历代帝王们上桥山祭黄帝处,温泉是祭祀前洗浴的汤池。早年建的“温泉行宫”是专供帝王们到桥山祭黄帝时休息、沐浴、住宿用的。来此亲自祭或派使者祭的皇帝数北魏最多,1480年前,北魏明元帝拓跋嗣、太武帝拓跋焘、文成帝拓跋睿、道武帝拔跋圭五帝曾七次到此洗浴后上桥山祭祀。东晋安帝司马德宗也两次到此祭祖。《魏书·帝纪》、《大明一统志》、《北史》都有记载。

 

  明朝的温泉已经没有了宫室,没有了雕梁画栋,然而水还极热,供人们到此洗浴。按顾存仁的诗“岩花落镜中”,泉边是岩石砌的池堰,石上有好看的山花,照进镜面一样清澈的水中,这就是顾存仁眼中的温泉。到四百年后,丁玲在温泉屯搞土改时,温泉屯还名暖水屯,那泉还热着。此处的温泉早不另人刮目相看了。

 

  保安州八大景之一的“温泉晨澜”,说的是这眼泉早晨的景致最好看。红色的朝霞照过来,泉中蒸腾的热气似琼花一样美,雾气蒸腾、扑地,人如在仙境中一样或隐或现。来温泉观览洗浴的文人学士很多,尤其是明清时,如山东按察司佥事晏璧、清太仆寺主薄、沈练后人沈存德,周天成,奉天义州学者梁瑛、原岳州知府、康熙年间《保安州志》编修朱光,朱光之子朱维熊,朱光、周天成、与晏璧三人不约而同地写了同题诗《温泉晨澜》。在他们诗中,温泉是“神井、灵液、池汤、明绮、方塘、碧溜、水隈……”,从他们诗中读出那时的温泉就有石砌的池壁,石壁上长着多年的苍苔,那时的人们还在泉边举行祓禊,即祭祀神灵,祈求保佑的活动。奉天义州学者梁瑛慕名来保安州游历,到温泉洗浴,想起天真烂漫的幸福童年岁月,写下《温泉新沐》的诗,他赞美此泉:

 

             “地脉钟灵秀,氤氲护水隈。

              方塘茔镜澈,碧溜暖风回。

              应抗骊山胜,还疑玉女来。

              相期童冠意,修禊畅追陪。”

 

  梁瑛把温泉与骊山华清池相媲美,可见那时的温泉水还很热,洗浴人很多,受人们青睐追捧。还有多少不做诗的人到此,便没有留下名字。

 

  现在,温泉已没了踪影,但是温泉屯古堡还在。温泉宫址也不确定,有多处之说。村中还有地热水脉,冬季里的水不冻,水边长着翠绿的水菠菜。到桥山上祭拜黄帝陵与黄帝祠的活动也中止了,偶有台湾归来寻根的人们到此观览,叩拜。

 

  无论后人怎么淡忘、无视,温泉与温泉宫都永远写进了史书里,永远在诗词歌赋中闪光,成为华夏民族永久的三皇五帝崇拜。顾存仁等历代学者与诗人们做了传承,这就是当年太史公司马迁“为圣贤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初衷与道义啊。没有史书,没有诗词歌赋,中华民族的优统文化传统不能继续,民族精神不能广扬。所以,保安州人在州衙西为顾存仁修了祠庙,年年典祀。把他的诗收进《保安州志》里,世代读颂。顾祠毁于明崇祯年间的甲戌之变。

 

  顾存仁个人的苦难与温泉的光耀,反映了华夏历史的兴衰盛败缘由,是一段刻进保安州史中可歌可泣的记忆,不能抹掉的真切史实。

 

  温泉宫,活在诗歌里。